目的:探討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效果。
方法: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予以玻璃酸鈉治療)和觀察組(n=30,關節腔內注射臭氧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表(VAS)評分。
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70.00%(21/30)(P<0.05);兩組患者的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通過應用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膝OA疼痛,改善預后。
關鍵詞:關節腔;臭氧;玻璃酸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通常是由于關節受到風寒,骨質發生變性、增生等原因造成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影響患者的日;顒,造成生活不便 。臨床通常選擇玻璃酸鈉治療,但長期使用易產生耐藥性,致使療效不佳。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時在關節腔內起到了潤滑的作用,通過減少組織間的摩擦,發揮關節的彈性作用,減少緩沖力對關節軟骨的破壞,發揮相對應的生理,通常應用在治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等關節痛癥。但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將此種方法應用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探討其臨床價值。
1.1 研究對象
經患者及家屬同意并且簽署和知情同意書。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陽江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例(%),(`x±s)]

納入標準:(1)通過X光片,磁共振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2)首次接受治療;(3)膝關節炎分級Ⅱ級、Ⅲ級。
排除標準:(1)膝關節骨折、腫瘤、痛風者;(2)藥物過敏者;(3)有膝關節手術史的患者。
1.2 方法
兩組均選擇相同的基礎口服藥物治療,塞來昔布每天口服兩次,每次100 mg。對照組予以玻璃酸鈉治療,玻璃酸鈉注射液;颊卟扇⊙雠P的體位,暴露患者患側膝關節需要穿刺的部位,并且在膝關節的“膝眼”部進行標記,確定進針部位。
在穿刺前,給予患者局部麻醉,所使用的藥物為2%的鹽酸魯多卡因注射液,之后通過皮膚,皮下至膝關節腔回抽是否有異常的液體組織,注射玻璃酸鈉注射液2 mL后,退針,關節腔注射完畢。
觀察組關節腔內注射臭氧聯合玻璃酸鈉治療,其中氧氣輸入量的數值為4 L/min,臭氧輸出的濃度為40 μg/mL;暴露患者患側膝關節需要穿刺的部位,在取髕骨前外側膝關節腔進行定位穿刺,經皮膚及皮下組織注入10 mL已過濾的醫用臭氧,玻璃酸鈉治療方案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每周一次,共4次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視覺模擬評分表(VAS)。臨床療效:顯效為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同時WOMAC分值下降超過66%;有效為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有所改善,WOMAC分值下降33%~66%;無效為患者膝關節功能未恢復,WOMAC分值未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VAS評分:即在術前、術后6 h、12 h、24 h用0~10 cm的一條直線,兩端分別為“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難以忍受的疼痛,分數越高,疼痛越劇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全部錄入SPSS 22.0 軟件中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x2 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 t 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 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70.00%(21/30),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x±s),分]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軟骨退變性骨質增生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對患者的生活及心理均產生不良的影響。目前認為,玻璃酸鈉是治療此種疾病緩解患者的關節疼痛,減少關節液的丟失,但患者易產生耐受性疼痛未得到有效的緩解。為此尋求結合力得治療方法對患者及機體恢復以及后期生活均有重要作用]。
關節腔內所注射的臭氧是純化后的臭氧與氧氣的混合物,可起到較為強烈的抗炎鎮痛的作用,抑制親炎癥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減少軟骨的損壞,加強關節軟骨的修復再生,增強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玻璃酸鈉常存在于機體的結締組織中,也是機體關節液中較為重要的成分,能夠覆蓋并且保護關節軟骨,進一步增加表面的潤滑性。同時能夠減輕患者局部的炎癥因子水平,減少軟骨變性的發生。二者聯合治療,可緩解不良臨床癥狀。
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0.00%(P<0.05),表明關節腔內注射臭氧聯合玻璃酸鈉可提高治療效果。關節腔內注射臭氧可誘導病變部位抗氧化酶的充分表達以此降低活性氧的發生減少炎性反應,提高超氧化物酶的含量,加強患處自由基的能力;其次可促進病變關節處的血管內皮細胞產生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聯合玻璃酸鈉注射液可對關節腔內起潤滑的作用,緩沖應力對關節軟骨的作用,增加關節活動度,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中,術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治療可降低膝OA疼痛。玻璃酸鈉能夠減少機體中炎癥因子,刺激軟骨基質產生透明質酸,促進關節軟骨的愈合,聯合醫用臭氧能夠有效抑制炎癥介質中炎癥因子的合成,增加血小板生長因子的釋放,并將其逐步擴張到血管中,起到鎮痛,加快關節軟骨的再生。但本研究隨訪時間有限,未記錄患者恢復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對于能夠提高患者治療后的生活未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通過應用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膝OA疼痛,改善預后,但需要進一步研究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文摘自《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年9月第19卷第18期
臭氧也俗稱三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分子O3,分子量48,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極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分解周期為25分鐘左右。在常溫下,臭氧是一種天藍色腥臭味氣體,液態呈深藍色,固態呈紫黑色。它存在于大氣當中,自1840年德國化學家舍拜恩在電解稀硫酸時發現了以后,就陸續被廣泛的應用于公共衛生及醫療衛生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