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運用內熱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取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60 例,根據患者接受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2 組,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電針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內熱針治療。
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結論: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接受內熱針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內熱針;電針;神經根型頸椎;治療效果

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頸椎具有較大的傷害。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產生是由于患者的雙側脊神經受到壓迫或者刺激所導致;颊叩乃韬藭怀龌蛎摮,進而導致患者的頸椎出現強烈的疼痛感,四肢會出現功能障礙,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在病發后,需要接受及時的治療,現臨床上有多種方式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本文主要研究運用內熱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60 例,選取時間為2015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根據患者接受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2 組,每組30 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患者年齡為28-74 歲,平均(50.94±5.03)歲;男與女的比例為19:11;患者的病程為1-5 年,平均(2.94±0.27)年。在觀察組患者中,患者年齡在29-75 歲,平均(51.88±5.09)歲;男與女的比例為18:12;患者的病程為1-6 年,平均(3.41±0.33)年。
納入標準:所有入選的患者均符合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排除標準:排除伴有脊髓炎、結核和骨質疏松的患者;排除伴有嚴重心、肝、腎、腦等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血液疾病的患者。使用統計學軟件,將2 組資料進行對比,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電針治療,治療方法為:使用電針,垂直刺入患者雙側的夾脊穴,在得氣后,對患者實施電針治療儀進行治療,在治療時,將儀器的頻率設為2 Hz,根據患者的耐受力,設置電刺激的強度,對患者留針20 min,然后快速出針,患者每天接受1-2 次的治療,且每次治療的時間間隔要大于8 h,每周接受12 次的治療;颊咴诮邮茈娽樦委熀,需要幫助患者保持合理的體位,并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觀察組患者接受內熱針治療,治療方法為:選用直徑為0.7 mm 的針體,針柄為1 mm,長度為4-8 mm,對內熱針進行消毒,然后對患者實施內熱針治療;選取患者肌肉附著點的分布密集處進行針刺:頸椎橫突的肌肉附著處(前斜角肌、肩胛提肌、后斜角。、頸椎棘突的肌肉附著處(上后鋸肌、斜方肌、項半棘肌、頭夾肌、棘間。、頸椎后關節的肌肉附著處(椎旋肌和多裂。;在進針時,選擇與皮膚傾斜15°的方向進行進針,進針深度達4-8cm,然后將針與內熱針治療儀進行連接,并將針體的溫度設為40℃-50℃,每次治療約20 min 左右。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臨床癥狀評分評定標準:使用日本骨科協會頸椎病癥狀和功能量表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癥狀越輕。
臨床治療效果評定標準: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提升75% 以上;好轉: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為50%-74% 之間;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提升小于50%。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 20.0 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對比
在對患者實施治療前,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主觀癥狀和臨床體征和日;顒邮芟薜仍u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對比(`x±s)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 2。
表 2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在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下,會對頸椎造成較大的損傷,使患者出現頸椎疾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臨床上較常見的頸椎病,此病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神經根受到反復的壓迫和刺激所導致,同時炎性因子也可以導致患者出現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在病發后,頸椎會出現較大的疼痛感,且患者的神經分布區域會出現皮膚異常的現象,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患者的肌容量會下降,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工作學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在治療時,要以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為主,以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F臨床上有多種方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常用的方法有牽引、物理療法和針灸,本次研究,對患者實施內熱針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積極的作用。內熱針治療,可以對患者的局部血管進行刺激,使血管得到擴張,以促進患者的血流,同時能夠增加營養物質的代謝,促進機體的修復。本文研究得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主觀癥狀和臨床體征和日;顒邮芟薜仍u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接受內熱針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本文摘自《智慧健康》第4卷第36期
|